2025雙北世壯運「鐵人三項」今天在宜蘭縣梅花湖盛大展開,近日因水質問題引發諸多爭議,但參賽選手們的實際體驗卻給予正面評價。上午半程賽共有400名選手參與,多位完賽選手表示梅花湖「能見度至少1米半」,甚至有外國選手讚揚「水域很舒適」。
世壯運鐵人賽選在梅花湖舉辦前,曾因水質問題引起廣泛討論。對此,世壯運執委會、鐵人三項協會以及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均發表聲明,強調水質檢測結果符合標準,並已獲國際壯年運動會協會(IMGA)確認。
今日比賽天氣晴朗,湖面清澈可見魚兒游動,甚至有鵝群在浮球賽道線外與選手「競速」,畫面相當生動有趣。上午半程賽原報名500人,最終400人完成檢錄參賽;下午的游跑鐵人二項則有346人報到,209人未到。半程賽選手需完成750公尺游泳、20公里自行車和5公里路跑才算完賽。
對於水質問題,一位率先完賽的李姓選手表示,以他在台灣游過的水域而言,「今天梅花湖不是最髒的」。另一位田姓選手則肯定「梅花湖水域很棒」,能見度至少有1米半,認為外界質疑主要是「角度不同、立場不同」。有外國選手也分享,除了水溫稍熱及選手靠得太近導致視線較差外,整體水域環境和賽場都相當舒適。
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毛念祖強調,梅花湖水質檢測報告顯示沒有問題,國際技術代表也已確認數據無虞,現場還準備了清水供選手上岸後沖洗。主辦方希望外界能回歸關注賽事本身,而非持續爭議水質問題。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