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大貨櫃船公司上週紛紛宣布6月1日起實施歐洲航線漲價方案,漲幅甚至超過美國線。此舉緊跟在中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之後,顯示船公司積極把握市場轉變帶來的獲利機會。
台北時間5月12日下午3時,中美在日內瓦貿易談判後發布聯合聲明,雙方同意相互取消91%的加徵關稅,為期90天。貨櫃船公司反應迅速,不到24小時便制定了從本月15日開始的運費調漲方案。美國線各公司根據船期差異,分別安排在5月15日、21日與22日實施漲價,幅度在三到四成之間,並計劃在6月1日及6月15日再次調漲,使運價從5月15日前的每40呎櫃2300美元,提高至6月15日的6000-7000美元。
歐洲線目前運價處於每40呎櫃1500-1600美元的低位,三大歐洲籍船公司已公布大幅調漲計劃:赫伯羅德將從6月1日起將歐洲線調高至3300美元、西地中海4400美元、東地中海4600美元;地中海航運計劃將歐洲線調至3200美元、地中海航線至5000美元;達飛航運則將歐洲線調高至3100美元。這些調整幅度均達到倍數級別。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中美互降關稅後,部分調往歐洲線的船隻將回歸美國航線,有望改善歐洲線艙位過剩狀況。加上歐洲多個港口面臨壅塞問題,運價確有上漲空間。然而,考慮到歐洲經濟疲軟,大幅漲價可能面臨挑戰,實際漲幅仍需觀察。從船公司角度,設定較高漲幅可確保不錯失任何漲價機會。
據業界估算,歐洲線主要由2.4萬標準箱的超大型貨櫃船運營,單位成本較低。即使因紅海危機需繞行地中海,每40呎櫃成本約在1200-1500美元之間,目前運價水平對多數船公司已有利可圖。但若使用1萬多箱級船舶營運歐洲線則獲利較為困難。
中美關稅暫時調整的90天期限為船公司創造了額外獲利機會。同時,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持續,近日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造成大量傷亡,可能影響停火進程。業界分析認為,只要中東局勢未緩和且美國關稅未上調,貨櫃船公司今年將持續保持高獲利。不過,由於今年新增船舶較多,預計整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