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積極推動創新板2.0,致力將台灣打造成創新產業新聚落。29日,證交所與創投公會共同舉辦「解碼創新板 創業投資新機遇」論壇,雙方攜手合作,期望將台灣創新板發展成為亞洲版那斯達克(NASDAQ)。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已獲得國際關注,特別是在半導體與AI領域的崛起,使證交所過去一年創下多項紀錄。他強調,科技不僅改變了世界,也轉變了資本市場的評估標準,不再僅以傳統的資產或資本額作為公司上市的衡量依據。
林修銘分享了創新板2.0的亮眼成績:自今年初推出至4月18日,創新板總成交值已達2024年全年預期的近八成,日均成交值較去年成長191%。目前創新板上的20家掛牌公司中,有13家在去年實現獲利,打破了新創公司「未獲利」的刻板印象。這些公司2024年營收年增79%,遠超一般上市公司13%的平均成長率,展現了新創企業強大的成長潛力。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德成比較了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的發展路徑:專注於創新科技產業的那斯達克透過友善靈活的制度吸引新創公司上市,過去20年總市值從3.9兆美元成長至25兆美元,增長超過5倍;而以成熟大型企業為主的紐約交易所同期從13兆美元成長至28兆美元,增長約2倍。
邱德成強調,對新創事業的友善環境能帶來巨大回報。他認為台灣擁有領先的半導體供應鏈、突破性的科技製造業以及優秀人才與創新思維,若能結合友善的資本市場和創新環境,台灣極有潛力成為亞洲那斯達克,發展為亞洲新創企業募資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