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美術館日前推出全新常設展「時代印記─國美典藏常設展」,以館內逾2萬件典藏為基礎,採編年方式展現自18世紀以來台灣美術發展的歷史脈絡,其中包含清代台灣重要書法家林朝英的珍貴作品。
此展覽由學者黃冬富與館內研究團隊薛燕玲、林振莖、蔡昭儀、馮勝宣共同策劃,展區依歷史時期分為五大主題,包括「中原流風:台灣早期書畫」呈現明清時期書畫的在地風格,以及「引光顯影:20世紀前期台灣美術的在地色彩」展示日治時期的風土寫實與現代性探索等。展覽還涵蓋戰後台灣美術的多元轉型、1980年代以降的台灣主體性與自由議題探索,以及千禧年後的藝術發展。
在「中原流風:台灣早期書畫」展區中,策展人黃冬富聚焦明清時期書畫在台灣的移植與轉化過程,展出以林朝英、呂世宜等為代表的書法作品,呈現其獨特書風與閩習特質,反映早期移墾社會的創新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林朝英「草書鵝群書」創作於1815年,為這位以「竹葉體」聞名的書法大師逝世前一年所作,也是其罕見的草書作品。
國美館表示,「時代印記」展覽透過美術史研究與藝術美學視角,編織出台灣300年視覺文化的獨特紋理。展期自即日起持續至2026年12月,將採三階段輪替方式展出,充分展現館藏作為公共文化資產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