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及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分會於各地陸續成立,4月20日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也舉行成立大會。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首屆理事長趙怡博士、秘書長李慶平、副秘書長李天鐸及各地分會理事長皆出席支持與恭賀。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及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嘉義市議員張秀華、鄭光宏、黃思婷、郭定瑋、傅大偉、陳家平等重量級貴賓,均親自或派員參加觀禮。
嘉義市長黃敏惠(圖中)致贈獎勵金給蒲維晨理事長(右二),由嘉義市文化局長、社會處長、西區區長共同見證。(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甫當選的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蒲維晨致詞時表示,眷村雖逐漸消失,但我以身為嘉義市東門町眷村子弟為榮!為了傳承這股動亂時代下的文化,身為眷村一份子的我們責無旁貸,嘉義分會成立後,將配合總會串連各地分會,聚集更多熱愛眷村文化的朋友,不僅緬懷過去,更要展望未來,繼續將眷村文化傳承下去。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則分享,自民國80年代起眷村陸續拆除改建後,散居各地的眷村子弟經常相聚,尤其當時政經局勢紛亂,大家更常相聚商討。話題中,深刻體認到長輩們犧牲生命保護住台灣的未被赤化,並發展為今日安和樂利的繁榮景象。可是近來發現這段歷史被漠視,這是身為眷村子弟所不願接受的,所以必須站出來還原真相,爭取社會的公平正義。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則邀請大家一同站出來,還原1949的歷史真相,爭取真正的公平與正義。(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嘉義市市長黃敏惠也親臨會場表達支持!她指出,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的成立,象徵眷村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尤其在建國二村拆除後的位置,已經進入了市地重劃階段,其中還保留了眷村展覽館,這是有關文化發展的事項,所以特別請文化局長參加今天的成立大會,讓眷村的每一個故事彙整起來,藉由展覽館的平台展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雖然,嘉義市幅員小,但文化及創新的力量很大,希望藉由這股力量帶動嘉義市的發展。
自過去7個月,中華眷村發展協會於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嘉義分會已陸續成立,預計今年底台灣西部就能遍地開花。(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表示,百萬軍眷來台落地生根,代表台灣族群的融合,這段歷史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段,值得珍惜保存與傳承。而身為嘉義機場空軍四大隊的子弟,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秘書長李慶平對來嘉義開展分會多了一份親切感!他開心分享,自過去7個月,已經陸續成立5個分會: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嘉義,預計今年底台灣西部就能遍地開花,明年將拓展東部地區,接著再開往外島的金門、馬祖。他也期盼大家遵行「愛中華、愛國旗、愛台灣、愛和平」四大理念,一起發揚中華眷村文化。
另一方面,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則說,眷村的外觀硬體終會被拆除,人也不能永生,唯有文化才能綿延留長。眷村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保家衛國、歷經九死一生的血淚故事,但這段歷史已被淡忘,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當時眷村生活的點滴和文化歷史背後的真相。
蒲維晨理事長表示,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百萬軍眷居住的眷村-「竹籬笆」,即將拆除殆盡!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百萬軍眷,居住在擁擠矮小,雞犬之聲相聞的眷村裡,它具有暫時、忍耐、破落、封閉、吵雜的味道,70餘年的眷村生活點滴,體現外省族群在離散狀態下的生活形態,這股將五湖四海不同生活習性,揉擰在一起的特殊文化,卻未因「竹籬笆」圍牆的拆除而消逝,反而因竹籬笆的拆除,更讓曾住過竹籬笆的眷村子弟,深刻體認眷村文化必須傳承下去的重要性。
蒲維晨理事長也表示,「眷村」是台灣獨特的歷史印記,眷村不僅是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場域,更是孕育了堅韌、包容、守望相助的眷村精神,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日後將在經國新城及精忠新城聯合舉辦各項活動,要讓嘉義社會大眾深入了解,眷村對台灣發展影響的光輝歲月。
延伸閱讀:
強化不動產識詐能力!永慶房產集團聯合地政士公會打造安全不動產交易環境
房仲業進入淘汰賽?這品牌逆勢搶先機!強勢再展10店
業績再成長!這企業擴大徵才完整訓練及資源百萬年薪不是夢
繼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及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分會於各地陸續成立,4月20日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也舉行成立大會。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首屆理事長趙怡博士、秘書長李慶平、副秘書長李天鐸及各地分會理事長皆出席支持與恭賀。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及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嘉義市議員張秀華、鄭光宏、黃思婷、郭定瑋、傅大偉、陳家平等重量級貴賓,均親自或派員參加觀禮。

嘉義市長黃敏惠(圖中)致贈獎勵金給蒲維晨理事長(右二),由嘉義市文化局長、社會處長、西區區長共同見證。(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甫當選的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蒲維晨致詞時表示,眷村雖逐漸消失,但我以身為嘉義市東門町眷村子弟為榮!為了傳承這股動亂時代下的文化,身為眷村一份子的我們責無旁貸,嘉義分會成立後,將配合總會串連各地分會,聚集更多熱愛眷村文化的朋友,不僅緬懷過去,更要展望未來,繼續將眷村文化傳承下去。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眷村文化是台灣特有的歷史文化現象,源於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所建立的軍人及眷屬居住社區。眷村最初是作為臨時性的安置處所,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具有獨特文化特色的社區。
眷村文化的形成有其獨特背景:來自中國各省的軍人及家屬帶著不同的方言、飲食習慣和生活習俗,在台灣的狹小空間中共同生活,形成了融合多元文化的特殊社區文化。這種文化包含了獨特的語言混合、飲食文化、社區互助精神和人際關係網絡。
從1980年代開始,台灣政府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許多傳統眷村被拆除改建為現代化住宅。為了保存這段歷史記憶,各地陸續設立眷村文化館、眷村博物館等機構,如台中的四四南村、高雄的左營眷村文化館等,成為重要的文化保存據點。
眷村文學也是台灣文學的重要支流,代表作家有朱天文、張大春、駱以軍等。他們筆下的眷村故事記錄了那個特殊年代的生活樣貌和心靈狀態,為台灣文學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眷村飲食文化是另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如眷村牛肉麵、榨菜肉絲麵、涼皮、陝西餡餅等,這些美食融合了中國各地的烹飪技巧,如今已成為台灣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來,眷村文化保存逐漸受到重視,不僅是因為其歷史價值,也因為它代表了台灣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一環。各地的眷村文化保存組織和活動,正是為了確保這段歷史能夠被完整記錄並傳承給下一代。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則分享,自民國80年代起眷村陸續拆除改建後,散居各地的眷村子弟經常相聚,尤其當時政經局勢紛亂,大家更常相聚商討。話題中,深刻體認到長輩們犧牲生命保護住台灣的未被赤化,並發展為今日安和樂利的繁榮景象。可是近來發現這段歷史被漠視,這是身為眷村子弟所不願接受的,所以必須站出來還原真相,爭取社會的公平正義。

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理事長趙怡則邀請大家一同站出來,還原1949的歷史真相,爭取真正的公平與正義。(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嘉義市市長黃敏惠也親臨會場表達支持!她指出,嘉義市中華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的成立,象徵眷村文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尤其在建國二村拆除後的位置,已經進入了市地重劃階段,其中還保留了眷村展覽館,這是有關文化發展的事項,所以特別請文化局長參加今天的成立大會,讓眷村的每一個故事彙整起來,藉由展覽館的平台展示,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雖然,嘉義市幅員小,但文化及創新的力量很大,希望藉由這股力量帶動嘉義市的發展。

自過去7個月,中華眷村發展協會於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嘉義分會已陸續成立,預計今年底台灣西部就能遍地開花。(中華眷村總會提供)
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表示,百萬軍眷來台落地生根,代表台灣族群的融合,這段歷史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段,值得珍惜保存與傳承。而身為嘉義機場空軍四大隊的子弟,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秘書長李慶平對來嘉義開展分會多了一份親切感!他開心分享,自過去7個月,已經陸續成立5個分會:桃園、新竹、台中、台南及嘉義,預計今年底台灣西部就能遍地開花,明年將拓展東部地區,接著再開往外島的金門、馬祖。他也期盼大家遵行「愛中華、愛國旗、愛台灣、愛和平」四大理念,一起發揚中華眷村文化。
另一方面,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則說,眷村的外觀硬體終會被拆除,人也不能永生,唯有文化才能綿延留長。眷村的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保家衛國、歷經九死一生的血淚故事,但這段歷史已被淡忘,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當時眷村生活的點滴和文化歷史背後的真相。
蒲維晨理事長表示,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百萬軍眷居住的眷村-「竹籬笆」,即將拆除殆盡!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百萬軍眷,居住在擁擠矮小,雞犬之聲相聞的眷村裡,它具有暫時、忍耐、破落、封閉、吵雜的味道,70餘年的眷村生活點滴,體現外省族群在離散狀態下的生活形態,這股將五湖四海不同生活習性,揉擰在一起的特殊文化,卻未因「竹籬笆」圍牆的拆除而消逝,反而因竹籬笆的拆除,更讓曾住過竹籬笆的眷村子弟,深刻體認眷村文化必須傳承下去的重要性。
蒲維晨理事長也表示,「眷村」是台灣獨特的歷史印記,眷村不僅是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場域,更是孕育了堅韌、包容、守望相助的眷村精神,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日後將在經國新城及精忠新城聯合舉辦各項活動,要讓嘉義社會大眾深入了解,眷村對台灣發展影響的光輝歲月。
延伸閱讀:
強化不動產識詐能力!永慶房產集團聯合地政士公會打造安全不動產交易環境
房仲業進入淘汰賽?這品牌逆勢搶先機!強勢再展10店
業績再成長!這企業擴大徵才 完整訓練及資源百萬年薪不是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