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展開為期5天的印度洋訪問,首站抵達法國海外領土馬約特島,隨後將訪問留尼旺島、馬達加斯加及模里西斯。此行主要目的是重申法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並加強與印度洋西南部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合作,以應對中國和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
馬約特島是法國最貧困的省份,今年早些時候遭受90年來最大氣旋「奇多」重創。馬克宏承諾撥款30億歐元用於重建工作,以穩定當地局勢。24日,他將在馬達加斯加參加印度洋委員會第5屆峰會。
法國因其海外領土在全球擁有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專屬經濟海域,其中27%位於印度洋。通過馬約特島和「法屬印度洋諸島」,法國控制了莫三比克海峽一半以上的面積,該海峽是國際航運的戰略要道,擁有豐富的漁業和燃料資源。
然而,法國在該地區面臨多重主權爭議:馬達加斯加宣稱擁有法屬印度洋諸島主權;葛摩聯邦聲稱擁有馬約特島;模里西斯則認為特羅姆蘭島屬於它。更大的挑戰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擴張,中國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開發港口,俄羅斯則在主權爭議上公開支持馬達加斯加和葛摩聯邦。
留尼旺大學學者佩耶分析指出,面對中俄覬覦,馬克宏此行意在強調法國在印度洋的地位,並通過建立軍事合作(特別是與印度)來保護這一地區。巴黎政治學院研究員拉菲迪納里沃則認為,法國的關鍵在於鞏固與各國的合作關係,避免這些國家進入與法國敵對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