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自2019年起與台南市政府及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失智友善社區,透過社交活動與藝術課程協助預防及延緩失智症進程。近日,參與社區共同舉辦「韶藝拾光─社區長者創藝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5月4日在永康社教中心展出,希望藉此促進社會對失智友善理念的接納與理解。
開展儀式上同時舉行「創藝6年結業頒證」儀式,表彰永康區中華社區與烏竹社區長者們多年來持續參與藝術課程的堅持與成果。烏竹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文英表示,此次展出的作品是社區長者們在美術學者指導下,以在地宮廟門神文化為主軸創作的畫作與公仔等創意作品,長者們將對社區的記憶融入作品中,整個過程既充實又歡樂,也為社區注入新活力。
奇美醫院專案副院長暨護理部總監陳綉琴指出,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已不僅是醫療議題,更是社區照顧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挑戰。據統計,約九成失智症患者選擇居家生活,因此社區環境的友善與包容尤為重要。奇美醫院六年來在台南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已培育超過400名志工及約400間友善商家,致力於協助失智者在熟悉的社區中生活,實現「在地老化」與「社區共融」的理念。
陳綉琴強調,雖然失智症目前無法透過藥物有效治療,但社交活動與藝術課程等非藥物方式能有效預防及延緩疾病進程。此次成果展不僅展示長者們的創作成果,更是友善共融行動的新起點。未來,奇美醫院計劃擴大跨領域合作網絡,將失智友善社區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