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台灣貿易中心主任蕭鳳岐在駐印尼超過一年後,分享了她對當地市場的觀察與見解。她指出,儘管印尼社會階層分明,但整體社會氛圍和諧,台灣企業在印尼的資通訊及健康醫療產業擁有龐大的投資潛力,同時也提醒需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對印尼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
在近期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蕭鳳岐強調印尼在數位經濟領域具有顯著發展潛力,台灣與印尼在智慧城市和工業升級方面存在諸多合作機會。作為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駐印尼代表,她表示雅加達台貿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推廣台灣產品、促進雙邊貿易、吸引印尼投資台灣並推動產業合作。
「資通訊零組件與半導體產品是我們出口印尼的重要品項。而在醫療領域上,台灣不論在技術、價格或整體產業上都具有優勢,對印尼民眾的健康照護也能帶來幫助。」蕭鳳岐說明,雖然台灣非東協成員國在關稅上不具優勢,但台灣企業多以中間產品切入市場,成功繞過終端產品的高關稅障礙。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計畫,蕭鳳岐表示,印尼在川普宣布關稅措施前已出現購買力削弱情況,顯示其經濟脆弱性。她解釋,印尼出口美國的產業主要為消費性電子產品、鞋類、紡織和休閒生活用品等勞力密集型產業,若美國實施32%對等關稅,將對印尼出口造成重大衝擊。目前川普已宣布暫停實施該措施90天,針對逾75國課徵的對等關稅暫降至10%。
展望未來,蕭鳳岐透露今年外貿協會將帶領三個產業團赴印尼考察,其中兩團聚焦健康醫療產業,另一團則關注智慧城市、碳中和、綠能與ESG等領域。「印尼擁有大量森林,未來在碳稅交易上將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這也是我們密切關注的重要方向。」
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及印尼基礎建設與醫療資源不足等挑戰,蕭鳳岐認為印尼的社會氛圍與發展潛力,對台灣企業而言仍是值得投入的重要市場。她建議企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可關注各界對市場的看法,多看多聽,並注意同業間大企業的動向,因為其動向具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