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的政策於3日凌晨正式生效,福特前執行長馬克·菲爾茲表示,此政策將影響整個汽車產業,沒有任何車輛能夠倖免於關稅的衝擊。
根據分析,即使是在美國境內組裝的汽車也將受到影響,因為許多零件仍依賴進口。美國銀行估計,若對所有進口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美國國內組裝車輛的平均成本將上升約3285美元(約台幣10.6萬元)。高盛更預測進口車價格可能上漲5000至15000美元(約台幣16萬至48萬元)不等。
菲爾茲指出,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但仍會將一部分轉嫁給消費者。考慮到目前汽車價格已接近歷史高點,消費者是否能接受進一步漲價仍是未知數。美國銀行預估,若車商將全部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美國汽車年銷量可能減少約320萬輛,約占目前年銷量的20%。
川普政府計劃在5月3日前對汽車零件也實施同樣的關稅稅率。雖然川普曾表示他不在乎車商是否漲價,因為「人們會開始購買美國製造的汽車」,但菲爾茲認為要求車商不提高價格是不切實際的,這等同於政府在實施價格管制。
專家分析指出,若美國車廠因關稅影響而減少生產低利潤車款,將使美國消費者更難買到價格實惠的汽車。這可能為中國汽車廠牌如比亞迪、吉利等創造機會,若它們能在美國設廠生產,將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選擇。
菲爾茲認為,這場關稅戰爭最終可能讓西方車企蒙受損失,而最大的受益者反而可能是川普貿易戰的主要目標——中國。「當西方車廠忙著應對關稅問題時,中國車企將低調行事,持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