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出現血尿、疼痛與嘔吐等不適症狀,前晚在北所被戒護送往醫院診治,然而因未達住院標準,在短短不到兩小時後便被送回看守所。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達強烈不滿,質疑醫療單位是否因柯文哲的身份而放寬評估條件。他怒問:「每天都已吃了八顆止痛藥,難道得等到腎衰竭才要處理?」
蘇一峰進一步指出,難道只是因為柯文哲生命徵象尚屬正常,就認定無需進一步處理?他直言不合理,並質疑:「不是啊,結石水腎是要等什麼,生命徵象不穩?等不穩進去ICU嗎?是要等敗血症休克嗎?還是要等腎衰竭?」
他也指出,單日服用八顆止痛藥,難道還不足以證明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疼痛難耐?對於是否已做影像檢查及相關取石處置,他也提出質疑,反問:「電腦斷層還有取石術,做了嗎?什麼時候留院標準這麼高了?」
近日柯文哲被曝出持續有血尿、噁心與腰部劇痛等症狀。其妻陳佩琪昨日在臉書上發文透露,柯因腰痛嚴重而服用了嗎啡類止痛藥Tramadol,每次兩顆、一天四次,達到成人每日建議的最高劑量。對此,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王明媛表示,Tramadol屬於嗎啡類止痛藥,「2#」意指每次兩顆,「QID」則為每日四次,換算下來一天共服用八顆,確實已達安全劑量的上限,說明柯的疼痛狀況明顯且「真的很痛」,此時應著手處理病因,而非單靠止痛壓制。
陳佩琪也在3月30日透過臉書分享,今年3月2日首次獲准探視時,她就發現丈夫狀態不對,對方直喊「腰痛到受不了」,當時原因未明,只能靠Tramadol緩解,「我心頭一驚,知道他耐受力高,但還是叫他早做些檢查,別只傻呼呼地吃藥。」直到3月25日才發現已有腎積水(hydronephrosis)問題。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出現血尿、疼痛與嘔吐等不適症狀,前晚在北所被戒護送往醫院診治,然而因未達住院標準,在短短不到兩小時後便被送回看守所。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達強烈不滿,質疑醫療單位是否因柯文哲的身份而放寬評估條件。他怒問:「每天都已吃了八顆止痛藥,難道得等到腎衰竭才要處理?」
蘇一峰進一步指出,難道只是因為柯文哲生命徵象尚屬正常,就認定無需進一步處理?他直言不合理,並質疑:「不是啊,結石水腎是要等什麼,生命徵象不穩?等不穩進去ICU嗎?是要等敗血症休克嗎?還是要等腎衰竭?」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腎結石及腎積水是兩種嚴重的腎臟疾病。腎結石發生於尿液中的礦物質和鹽類形成堅硬的晶體沉積物,可能阻塞尿液通道。常見症狀包括劇烈腰痛(腎絞痛)、血尿、噁心嘔吐和排尿困難。疼痛通常呈波動性,為人體最劇烈的疼痛之一。
腎積水則是指腎臟因尿液無法正常排出而腫脹,常由結石、腫瘤或其他阻塞引起。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腎功能受損、腎衰竭,嚴重時甚至發展為敗血症。
Tramadol(傳痛定)是一種合成的鴉片類止痛藥,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疼痛。每日最大劑量通常為400毫克,分次服用。長期大量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也有潛在副作用如頭暈、便秘、噁心等。
對於尿路結石的治療,醫學上通常根據結石大小和位置決定。小於5毫米的結石可能通過增加水分攝取自行排出,但較大結石通常需要介入治療,如體外震波碎石術(ESWL)、經皮腎臟碎石術或輸尿管鏡手術等。若有腎積水情況,可能需要緊急引流處理以防止腎功能惡化。
在監禁環境中的醫療照護是一個重要的人權議題。根據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曼德拉規則)和各國法規,被羈押者應獲得與社會相同水平的醫療照護,不應因其身份而有所差別。
他也指出,單日服用八顆止痛藥,難道還不足以證明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疼痛難耐?對於是否已做影像檢查及相關取石處置,他也提出質疑,反問:「電腦斷層還有取石術,做了嗎?什麼時候留院標準這麼高了?」
近日柯文哲被曝出持續有血尿、噁心與腰部劇痛等症狀。其妻陳佩琪昨日在臉書上發文透露,柯因腰痛嚴重而服用了嗎啡類止痛藥Tramadol,每次兩顆、一天四次,達到成人每日建議的最高劑量。對此,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王明媛表示,Tramadol屬於嗎啡類止痛藥,「2#」意指每次兩顆,「QID」則為每日四次,換算下來一天共服用八顆,確實已達安全劑量的上限,說明柯的疼痛狀況明顯且「真的很痛」,此時應著手處理病因,而非單靠止痛壓制。
陳佩琪也在3月30日透過臉書分享,今年3月2日首次獲准探視時,她就發現丈夫狀態不對,對方直喊「腰痛到受不了」,當時原因未明,只能靠Tramadol緩解,「我心頭一驚,知道他耐受力高,但還是叫他早做些檢查,別只傻呼呼地吃藥。」直到3月25日才發現已有腎積水(hydronephrosis)問題。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