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我特意前往香港西九文化區,參觀由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舉辦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全面回顧展。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生肖屬蛇的貝聿銘是世界上享負盛名的建築師,雖然有不少關於他的書籍出版,但我重未參觀他的作品專展。這次M+策劃歷時八年,推出開幕以來的首個建築主題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的主旨源自貝聿銘的名言:「人生如建築,而建築是生活的鏡子。」展覽全方位審視這位建築大師的作品和影響力。
(M+展場進口處展示貝聿銘巨形照片,圖片來源:林貴榮攝)
貝聿銘一生設計了眾多經典建築,其建築理念影響深遠。然而,直到今天才首次舉行以他為主題的大型展覽。M+的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表示,其中一個原因是貝聿銘本人為人低調。自2012年M+啟動以來,策展團隊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獲得貝聿銘的親自首肯,開始籌備此次展覽。
展覽得到了貝聿銘遺產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PeiCobbFreed&Partners)的支持,從美國國會圖書館、貝聿銘家人與客戶,以及他職業生涯各階段的合作夥伴檔案中,首次彙集了大量未曾公開的資料。展覽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包括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影片和其他檔案記錄,其中許多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展覽鉅細無遺地回顧了貝聿銘的傳奇人生與經典作品。
/跨文化底蘊
剛進展埸,我首先仔細閱覧兩封貝聿銘於美國求學時期寫給家人的書信,一封以中文書寫,另一封則以英文書寫。中文信筆觸秀麗、言辭文雅,充分展現他的教養與文化根基;而英文信則顯得更加隨性,語氣輕鬆informal,形成鮮明對比。從這兩封信的轉變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貝聿銘如何努力融入陌生的文化環境——這種適應與轉化的能力,也展現在他日後的生活與工作中。
(貝聿銘致父母的信,1935年10月12日,上海市檔案館提供,圖片來源:林貴榮攝)
我在建築學習初期便十分欣賞貝聿銘的作品。1978年留法前,我曾在貝聿銘的大弟子彭蔭萱的事務所工作,參與過台北一品大廈及鑽石雙星的設計。此次展覽讓我再次深刻感受到貝聿銘的人生與事業如何交織於權力關係、地緣政治、文化傳統及城市風格之中,構築出一段豐富多彩的經歷。他的跨文化視野,不僅奠定了當代建築的基礎,更成為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橋梁。
貝聿銘的建築項目橫跨七十餘載,地域涵蓋全球,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羅浮宮的現代化改造、香港中銀大廈及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地標建築,奠定了他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中的顯赫地位。
展覽還聚焦於貝聿銘對博物館設計的獨到見解。他認為博物館是重要的公共空間,強調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對話,同時展現了他對當代藝術的熱愛。他的設計遊走於不同地域與文化脈絡之間,既注重傳統的嶄新演繹,也致力於以建築促進文化的生產和公共空間的建構,從而彰顯建築與生活的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M+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合作,邀請兩校學生聚焦高樓與文化空間設計,製作了五件模型。其中兩件作品吸引了我的特別關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外框,以及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這些模型生動展現了貝聿銘建築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讓人不禁再次感嘆他的天才與視野之廣。
(本文作者林貴榮為法國國家建築師、巴黎UPA9建築博士、前板橋市副市長、1990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得主、前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2024年底,我特意前往香港西九文化區,參觀由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舉辦的美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1917–2019)全面回顧展。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生肖屬蛇的貝聿銘是世界上享負盛名的建築師,雖然有不少關於他的書籍出版,但我重未參觀他的作品專展。這次M+策劃歷時八年,推出開幕以來的首個建築主題展:「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的主旨源自貝聿銘的名言:「人生如建築,而建築是生活的鏡子。」展覽全方位審視這位建築大師的作品和影響力。
(M +展場進口處展示貝聿銘巨形照片,圖片來源:林貴榮攝)
貝聿銘一生設計了眾多經典建築,其建築理念影響深遠。然而,直到今天才首次舉行以他為主題的大型展覽。M+的設計及建築策展人王蕾表示,其中一個原因是貝聿銘本人為人低調。自2012年M+啟動以來,策展團隊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獲得貝聿銘的親自首肯,開始籌備此次展覽。
展覽得到了貝聿銘遺產管理委員會和貝考弗及合夥人事務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的支持,從美國國會圖書館、貝聿銘家人與客戶,以及他職業生涯各階段的合作夥伴檔案中,首次彙集了大量未曾公開的資料。展覽展出逾三百件展品,包括繪圖手稿、建築模型、相片、影片和其他檔案記錄,其中許多展品為首次公開亮相。展覽鉅細無遺地回顧了貝聿銘的傳奇人生與經典作品。
/跨文化底蘊
剛進展埸,我首先仔細閱覧兩封貝聿銘於美國求學時期寫給家人的書信,一封以中文書寫,另一封則以英文書寫。中文信筆觸秀麗、言辭文雅,充分展現他的教養與文化根基;而英文信則顯得更加隨性,語氣輕鬆informal,形成鮮明對比。從這兩封信的轉變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貝聿銘如何努力融入陌生的文化環境——這種適應與轉化的能力,也展現在他日後的生活與工作中。
(貝聿銘致父母的信,1935年10月12日,上海市檔案館提供,圖片來源:林貴榮攝)
我在建築學習初期便十分欣賞貝聿銘的作品。1978年留法前,我曾在貝聿銘的大弟子彭蔭萱的事務所工作,參與過台北一品大廈及鑽石雙星的設計。此次展覽讓我再次深刻感受到貝聿銘的人生與事業如何交織於權力關係、地緣政治、文化傳統及城市風格之中,構築出一段豐富多彩的經歷。他的跨文化視野,不僅奠定了當代建築的基礎,更成為連結傳統與現代的橋梁。
貝聿銘的建築項目橫跨七十餘載,地域涵蓋全球,包括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巴黎羅浮宮的現代化改造、香港中銀大廈及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地標建築,奠定了他在建築史和流行文化中的顯赫地位。
展覽還聚焦於貝聿銘對博物館設計的獨到見解。他認為博物館是重要的公共空間,強調藝術與建築之間的對話,同時展現了他對當代藝術的熱愛。他的設計遊走於不同地域與文化脈絡之間,既注重傳統的嶄新演繹,也致力於以建築促進文化的生產和公共空間的建構,從而彰顯建築與生活的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是,M+與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合作,邀請兩校學生聚焦高樓與文化空間設計,製作了五件模型。其中兩件作品吸引了我的特別關注: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外框,以及台中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這些模型生動展現了貝聿銘建築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讓人不禁再次感嘆他的天才與視野之廣。
(本文作者林貴榮為法國國家建築師、巴黎UPA9建築博士、前板橋市副市長、1990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得主、前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現正直播